关于召开2025年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前沿论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作者: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文章来源: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端装备用复杂构件向更高性能、更高精度、更低残余应力等方向发展,挑战其成形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基础上,向极端制造方向发展。极端制造作为一种前沿的制造技术,正逐渐成为推动制造装备、制造工艺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极端制造中,极低/极高应变速率成形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金属材料成形后的残余应力和回弹率,抑制材料过度减薄,并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这些优势使得极端制造在突破高强难变形金属材料的成形制造极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随着轻型难成形金属材料应用的增加和大型结构复杂性的增加,导致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关键核心部件的高性能制造面临着极高的技术挑战。因此,利用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对材料塑性增加和应力松弛的技术优势,突破高强难成形复杂构件形变与相变协调的技术瓶颈,为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关键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新工艺和新装备,这不仅将极大地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将为我国的工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深入探讨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促进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我社拟于2025年4月12-13日召开“2025年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前沿论坛”。热忱欢迎从事或关心极端成形制造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会并交流。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基本信息

论坛主席:湛利华 中南大学 教授

程序委员会主席:崔晓辉 中南大学 研究员

会议时间:2025年4月12日-13日

会议地点: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二、会议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

承办单位:

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

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

三、会议主题与内容

本次论坛将围绕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技术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但不限于:

1. 极低与极高应变速率成形技术的最新进展:分享国内外在蠕变时效成形、超塑成形、电磁成形、冲击液压、爆炸成形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

2. 材料塑性增加与应力松弛的机制研究:探讨极端应变速率下材料塑性变形能力和应力松弛的微观机制,为优化成形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3. 高强难变形金属材料的成形制造极限:分析极端制造技术在突破高强难变形金属材料成形极限方面的潜力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4. 航空航天与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示极端应变速率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关键核心部件制造中的成功应用案例,探讨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的路径。

5. 未来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展望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鼓励创新思维和技术革新,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的持续进步。

四、主要议程

4月12日全天:报到注册

4月13日09:00-12:00:论坛开幕式、会议报告

4月13日14:00-18:00:参观极端服役性能精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报告专家和报告内容简介

1.湛利华

报告题目:脉冲电流调控2195铝锂合金蠕变时效形性演变机理及工艺研究

报告摘要:报告分别从脉冲电流对2195铝锂合金蠕变行为影响机理、不同位错密度坯料组织与电辅助蠕变的匹配关系探究、电脉冲调控形成的位错网对T1相时效析出行为影响以及电辅助2195铝锂合金蠕变时效成形工艺与实验验证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复合能场调控轻质高强大型构件形性一体化制造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报告人简介:湛利华,女,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等,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兼任长沙市科协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精密成形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防卓越青年基金、重型火箭关深阶段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课题),突破了轻质高强大型复杂薄壁构件形性一体化制造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各种型号高品质轻质化空天薄壁复杂结构件,成果入选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被国家航天局官网和《Nature》期刊等报道;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2.曹秒艳

报告题目:金属管板材超声振动下颗粒介质成形工艺

报告摘要:针对难成形材料在金属管板材复杂形状零件成形中的挑战,提出超声振动颗粒介质成形工艺。以固体颗粒为传力介质,辅助超声振动对管板材实施软模成形,研究振动频率和振幅对颗粒物质传力性能的影响,建立振动激励下高压状态颗粒物质的力学模型;分析超声振动下固体颗粒介质压力分布变化规律,结合管板材颗粒介质成形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探索板管材变形规律、表面效果及体积效应机理,为金属管板材成形提供一种新方法,具有较好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曹秒艳,男,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金属板管材特种成形关键技术、金属锻造成形工艺及设备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现为“燕山学者”优秀A类人才,河北省产学研促进会专委会专家,河北省石家庄市专精特新企业科技特派团团长,江苏省“金山英才”“福地英才”等称号。担任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多家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3.黄亮

报告题目:铝锂合金薄壁构件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工艺机理及应用实例

报告摘要: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轻量化、高性能和精密制造是提升其运载和服役能力的关键,铝锂合金具有更低密度和更高比强度等材料性能,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但传统成形工艺下存在成形性能差、精度低等问题。电磁成形技术可显著提升材料成形极限,结合热处理工艺能实现强塑性协同,该复合工艺兼具高柔性特征,为突破传统成形工艺限制提供新途径。因此,针对铝锂合金薄壁构件,构建"固溶淬火-电磁成形-人工时效"全流程工艺体系。通过实验与模拟结合,系统研究电磁形变微观组织演变、时效析出行为及宏微观变形机理,并应用于实际构件的成形。探明了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工艺形变机制与强韧化机理。解决了铝锂合金传统成形工艺成形极限低、工序复杂等难题,实现成形精度与力学性能的协同调控,为空天装备轻量化构件制造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报告人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青年长江学者,从事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能场辅助极限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4.徐勇

报告题目:新型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材料-工艺-装备”的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我国“双碳”战略的发展目标对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战。开发高性能、轻量化、高精度的金属复杂薄壁构件的成形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研究团队提出新型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技术,并开展了“材料-工艺-装备”的全方位研究。研究揭示了高应变速率及冲击液压动态加载下高强轻质合金的增速降弹机理;提出了全域无摩擦的板材动态成形极限检测方法、建立了冲击液压成形板材与管材的定量化工艺设计与优化准则;阐明了“固-液-固”冲击传载的时空特性与金属板材的交互作用机制;研制了气体驱动、气-液复合驱动的冲击液压成形系列成套装备,先后实现了多款航空复杂薄壁构件的高效、高质量成形,涵盖了铝合金、铝锂合金、钛合金等低塑性材料的成形、冲孔以及校形等多个工艺过程。高速冲击液压成形技术已获得多个领域的领先示范应用,是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报告人简介:徐勇,男,博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锻压协会管材成形委员会常务主任委员、辽宁省轻合金精密及表面功能化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阳市航空航天复杂构件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钣金工艺技术中心外部专家。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江苏省“双创博士”、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沈阳市领军人才。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国际合作)以及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40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1部。

5.徐腾

报告题目:纯钽薄壁构件超声振动辅助伺服变速率拉深成形黏模机理及调控研究

报告摘要:针对钽金属薄壁构件在拉深成形的黏模问题,开展其拉深成形黏模机理和调控研究。基于钽金属应变率敏感性及拉深成形速度提升所致黏模加剧问题,获得成形速度对钽筒形件高速级进拉深成形性及表面黏模磨损的影响规律;基于钽筒形件高速拉深成形仿真与实验研究,分析钽金属摩擦磨损系数、拉深成形黏模磨损的演变规律;设计伺服变速率行程曲线,开展伺服拉深行程曲线的钽壳拉深成形黏模磨损及黏模调控,以降低拉深件磨损深度并提升成形效率;提出将超声振动用于解决钽金属薄壁构件拉深成形黏模问题,探究超声振动参数对钽薄壁构件力学性能组织的影响规律,获得抑制钽金属成形黏模缺陷的超声振动参数。以上研究为解决钽金属及其它易粘着金属薄壁构件冲压成形黏模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报告人简介:徐腾,男,长期从事金属功能材料薄壁构件塑性成形基础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及深圳大学与台北科技大学学术合作专题等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EI 检索论文 1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同时,获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1 项、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

六、报名方式与截止日期

请有意参会的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于2025年3月24日前通过会议网站提交报名信息。

七、会议费用

会议收取会议费(普通参会人员:880元/人;《中国机械工程》“轻质薄壁构件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专栏作者每篇文章免收一人会议费)。

会议期间代表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338元/间,费用自理。

八、会务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会议详情,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1:王老师 15623900635,wyl@cmemo.org.cn

联系人2:崔老师 15388028791,cuixh622@csu.edu.cn

联系人3:何老师 15874036020,hnjxgcxh@163.com

本次会议为第十一届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材料国际学术会议(ICAMMT 2025)分论坛3,ICAMMT 2025会议详情参见:https://www.ais.cn/attendees/index/B2EE6J。

我们诚挚地期待您的莅临与参与,共同推动极端应变速率成形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共谋制造业的美好未来!

编辑: 钟永刚

发布单位: 188金宝搏网址 总部综合管理处

关键词:成形制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