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
  • 发布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組织(WIPO)
  • 发布人:世界知识产权組织(WIPO)
  • 发布时间:2024-07
  • 报告类型: 行业
  •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知识产权
  • 起始页码:1
  • 总页数:116
  • 报告摘要:

    2024年7月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该报告记录了截至2023年的十年间54000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报告显示,中国申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远远超过排名前五的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

    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如下方面: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的总体情况。2014年至2023年,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申请量达54000件,发表的科学文章超过75000篇。而仅2023年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就超过了全部总数的25%,发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论文超过45%。然而,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仍只占全球所有人工智能专利的6%。

    关于排名前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机构。具体分别是:腾讯(2074项发明)、平安保险(1564项)、百度(1234项)、中国科学院(607项)、IBM(601项)、阿里巴巴集团(571项)、三星电子(468项)、Alphabet(443项)、字节跳动(418项)、微软(377项)。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的地域情况。申请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司法辖区分别是:中国(38210项发明)、美国(6276项)、韩国(4155项)、日本(3409项)和印度(1350项)。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具体形式与领域。其中,图像和视频数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占主导地位(17996项发明),其次是文本(13494项)和语音/音乐(13480项)。使用分子、基因和蛋白质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增长迅速(自2014年以来有1494项),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8%。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科学(5346项发明)、文档管理和出版(4976项),以及商业解决方案、工业和制造业、交通运输、安全和电信领域的2000多项发明。

    同时,报告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对各行各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引发的版权问题已经在许多司法管辖区引发争论。例如,在美国,艺术家、作家等已提起诉讼,指控 OpenAI 等主要人工智能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来训练 AI 系统。另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发明是否可以申请专利等等。


    Baidu
  • 原文连接:
  • 附件下载:
    Patent Landscape Report -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pdf 点击下载
Baidu
map